网站大全·资源中心

网站大全资源导航便民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大全>娱乐休闲>崆峒山风景名胜区_ 生活服务_旅游资讯_旅游景点_广东景点详情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_ 生活服务_旅游资讯_旅游景点_广东景点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_ 生活服务_旅游资讯_旅游景点_广东景点

所在地区山西-长治市

网站地址 www.***.**

网站热度79

更新日期2023-02-23

扫一扫 举报
 

网站介绍

    崆峒山是*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文化示范地。崆峒山旅游网是崆峒山大景区*官方门户网站,是崆峒山旅游、崆峒山门票、崆峒山旅游服务、崆峒山电子地图、崆峒山电子商务、崆峒山网络购票、崆峒山天气预报、崆峒山自助游的最详细、*的网站。气候/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平凉市区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夏季较热为7月份,历史*温42℃。冬季最冷为12月份~1月份,*温零下20℃,降雨量较甘肃西部多。 自然环境/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地质特征/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平凉城西12公里处,它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总体规划面积为83.6平方公里。崆峒山是六盘山的支脉,属于上三迭系紫红色尖硬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一个很美丽的名字。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中世纪发生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中,使今日崆峒山及东北、西南一带产生了一个山间盆地,雨水不断冲刷的黏土、砂石积聚到盆地中沉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胶结成紫红色砾石,称为崆峒山砾岩。到了侏罗纪初期,这个区域又受到地质运动的作用,地壳上升,产生许多新的沟谷和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历史文化/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发展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道教有史以来最早的发源地。秦汉时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崆峒山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是僧人、道士的云集之地。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即位第二年曾去崆峒山,因山高路险,畏怯攀登,只到山下石头寨便御驾返回。汉武帝于元鼎5年(公元前112年)5月,登上崆峒山,望以祖历。唐贞观年间,仁智禅师在崆峒山开辟丛林,凿通了通往*峰的*通道“上天梯”。唐太宗御赐,创建禅院,又修建了“滹陀寺”、“轩辕宫”、“问道官”。宋代修建了“***寺”,元代修建了“宝庆寺”等。明代,平凉韩王太妃大兴土木,在崆峒山顶修建了“太和官”等众多的寺院宫殿、楼台亭阁,当时的崆峒山已拥有聚仙桥、朽木桥、十方院、八仙庵、招鹤堂、凌空塔、轩辕宫、真乘寺、舒华寺、香山寺等8台、9宫、12院、42座建筑群及仙鹤峒、凤凰岭、翠屏山、大象山、棋盘岭、仙人峰、雷声峰、老君峰、舍身崖、一线天、月石峡、黄龙泉、龙吸水、绝顶、静室、广成丹穴等40多处名胜古迹。 名称由来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山。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种说法,不无道理。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一般注释为“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黄帝问道地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曾与炎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打败炎帝,擒杀蚩尤,被各部落尊为天子,即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蚕桑、舟、车、文字、音律、算术都创造于黄帝时代。崆峒山据《尔雅》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说,崆峒山应当是北斗星下面的一大片地方,是一个区域,这就难怪历史上北方的好多山都冠以崆峒之名了。值得注意的是,六盘山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崆峒。崆峒山为六盘山之余脉,而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伏羲,是渔猎社会时代的领导者。而渔猎社会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黄河上游流域渐次发展的。由于崆峒山和伏羲文化遗存(包括大地湾遗址)处于同一地域范围,加之雄秀的景色以及独特的丹霞地貌,为其成为黄帝问道的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问道于崆峒山,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代《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访,说: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说:“尔治天下,云不待簇而雨,木不待黄而落,奚足以语至道哉!”黄帝退,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见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从下风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奈何而可长久?广成子蹙然起身曰:“善哉问乎!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庄子讲述这个故事,显然是道化了的。主要是论证“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其中也反映出一条认识,劳心伤形。其给予人的积极启示在于,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要心胸豁达,宽容大度,善于忘却烦恼,保持身心的虚静愉悦。《抱朴子·登涉》记载:“黄帝欲登圆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雄黄,其蛇皆去。“这一仙话异闻被美国人W·爱伯哈德拿了去,在他编撰的《*文化象征词典》中说,黄帝部族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前去讨教治疗瘟疫的办法,结果给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符合唯物思想。在远古时代,广成子其人既是巫师也是医生。也不能排除广成子是当时部落联盟巫师的可能性。远古时代,人们征服自然与社会的能力有限,寻求既通人事、又能和鬼神打交道的巫师作法祛魔,是可能的事。周秦时期,黄帝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西至于崆峒”。《太史公自叙》说:“黄帝至崆峒,登鸡头山”。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的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过鸡头道,登临崆峒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鸡头山、千头山、笄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封禅书》说:汉武帝“至陇西,西登崆峒”。司马迁也说:“余尝西至崆峒”。据考,司马迁于元鼎五年(前112年)登临了崆峒山,这一年他24岁。汉武帝西巡,他跟随到了雍地(庆阳、平凉一带),武帝在祭五畤之后,接着登上了崆峒山。这为他后来写作《五帝本纪》奠定了基础。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视察马政。《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丙戎,陇山头,次瓦亭,观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需要强调的是,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公里。作为13个朝代王都的古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宋人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因。 真假崆峒山天下崆峒有五,以有玄鹤出没者为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南11公里处的崆峒山,因常有玄鹤栖息出没,故当名副其实。据说,玄鹤“丹顶皂身、白腹朱喙、翅如车轮。”又传说,数千年来,玄鹤仅在洞外出现过3次。还有人说,玄鹤出洞,广成子就要回崆峒山收徒了。关于崆峒,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18000年前,女娲娘娘见平凉居华夏之中,便选此地炼五色石补天。不想所剩太多,正愁没法处置,忽闻泾水潺潺,便灵机一动:“有水无山,岂非美中不足!”于是用五色石精心装点,便有了崆峒山。此山夺天地之造化,蒙鬼斧之神工,气势磅礴,素有“西来*山”之美誉。广成子曾修道于昆仑,后觉昆仑仙气有余而灵气不足,又闻女娲造崆峒,便云游到此。1200年后,修成至道,并用“翻天印”将崆峒与诸山相连,使崆峒既保持了北方的雄伟险峻,又兼容了南方的钟灵毓秀。后赤松子驾鹤西行,见此山天经虽连,却地脉未通,便作法打通地脉。天连地通,使水有源而九曲流畅,山有根而百草传芳。此后,位于东台附近的山洞中便经常有玄鹤出没,称之为“玄鹤洞”。后人又于洞外建一堂,名曰“招鹤堂”。崆峒山黄帝为华夏始祖,生于山东,居轩辕之丘,故称轩辕黄帝。黄帝降神农、败蚩尤,一统华夏,唯以未闻至道而为忧。闻崆峒山隐者广成子得至道之精而真风远照,于是沐浴斋戒三日,往而问之。见广成子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便再拜稽首曰“闻子远达至道,敢问其要若何?”广成对曰:“善哉问也,夫道者,窃冥昏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必静必清,无摇汝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焉!”广成子一席话,颇为玄虚。黄帝似懂非懂,但揣摩其意,似觉要人俭以养德,静以修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既静且远,乃可长寿。然而黄帝胸襟广阔,要为天下芸芸众生谋求福利。他静悟三年后心领神会:于是设干支以计年月,著《内经》以疗百病,定刑律以惩恶扬善,兴农桑以丰衣足食。使人类从此由野蛮走向文明。后人感其诚,于东台建问道宫。该宫为崆峒山之山魂,至此崆峒山名声大震。黄帝因闻至道于崆峒,乃长寿而善终,为后人所敬仰,奉为偶像,因而问道宫自古香火不断。后秦皇汉武,亦西临崆峒,以求长生。殊不知新陈代谢,生老病死,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长寿可矣,长生不能!秦皇长生,焉有汉武?汉武长生,焉有魏晋?长此以往,哪会有现代文明?且无论秦皇,还是汉武,终因凡心过重,野心太大,均不能摆脱权力的困扰和荣华富贵的诱惑,做到“抱神以静”。故既无长生,亦无长寿。与秦皇汉武相比,唐太宗李世民要明智得多。在铜川修玉华行宫,供玄奘法师潜心释典译经。又于长安建慈恩寺,修大雁塔,以藏经卷。但此举却无形中冷落了道家,后经魏征提醒,才恍然大悟:佛教虽好,但来之于异国他乡,道教才是*之国粹。况道教始祖老子李聃,与己同宗,于私于公,均怠慢不得。于是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并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降旨赐崆峒山黄金500两,白银5000两,封地500亩,要佛道两教和睦相处,永世不得相争。仁智禅师领旨谢恩后即破土动工,建轩辕宫、舒花寺、***寺、莲花寺、栖云寺、凌云塔等多处寺庙、道观、塔院,使崆峒山气势更加磅礴恢宏,规模空前,并僧道和谐,美谈千古!道佛两教,虽渊源信仰各异,但与人为善的宗旨相通。太宗皇帝虽未亲临,但却悟出了佛道两教之真谛,真正地读懂了崆峒。于是轻徭役、薄税敛、修水利、兴农桑,让人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才有了名传千古的贞观之治。他虽贵为天子,但却胸襟广阔,高瞻远瞩,不求长生,但求长治。大胆地汲取外来文化,而又不盲目媚外,成为继黄帝之后又一得道的圣主明君。他既不奢望成神,亦不梦想成仙。事实上他也跟秦皇汉武一样,未能成为一路神仙,但却跟轩辕黄帝一样,成为一代圣贤。明代高道张三丰,曾隐居崆峒山,修道苍松岭。终得至道之精,被明成祖朱棣尊为真仙,赐号“通微显化真人”并欲请其出山。于永乐十年三月“御制香书”曰:“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其至诚之心,溢于言表。若三丰凡心未泯,当求之不得,欣然前往。然三丰毕竟已脱胎换骨,超凡脱俗,不为名利所动。回书辞谢曰:“一叶扁舟出离尘,二来江上独称尊,三向蓬莱寻伴侣,四海滩头立姓名,五湖浪里超生死,六渡江边钓锦鳞,七弦琴断无人续,八仙闻我亦来迎,九霄自有安身处,十载皇萱不负恩,烧丹炼药归山去,哪得闲心捧圣文。” 玄鹤洞传说从问道宫的香院向东南方望去,但见东台悬崖绝壁上,有一直径约两米左右,深不知底的洞,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崆峒山玄鹤洞。据历史记载,全国有5个崆峒山,唯有平凉的崆峒山上有玄鹤洞。玄鹤洞内有一对黑色的仙鹤栖息其中,若遇贵人游山,它们飞出洞外,双双比翼,翱翔于空谷广宇之中,以表示对贵人们的欢迎。那么这对仙鹤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美妙的故事呢。相传在很早以前,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时,随身带来一男一女两个玄鹤童子服待他。这对童男童女每天除干完师傅吩咐的活以外,天天耳鬓斯磨,时间一长,互相之间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对广成子吩咐的事也淡漠了,经常误了事情。起初广成子没介意,后来他越看越不对劲儿。有一次,广成子正在炼丹,有一味药不够了,便叫他们去取,可叫了半天也不见人影儿,广成子大为生气,取出仙镜一照,原来俩人正相依在一起情意绵绵地说悄悄话呢。广成子等这对童男童女回来后,责问道:“你们是仙童,应以修身炼丹为主,怎么能偷偷干出凡夫俗子做的事呢?以后要自重、自爱,专心炼丹,不许胡来!”这两位童子见师傅发现了他们的隐情,羞愧难当,可是又舍不下这段感情,虽然当着师傅的面承认了错误,私下里仍暗中往来。然而纸里包不住火,童男童女喑中往来的事又被广成子发现了,广成子大发雷霆,他把两位玄鹤童子又叫到当面训斥道:“两个大胆狂徒,对师傅的教训竟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私下偷情,延误炼丹,这样下去如何成仙?我看你们凡心不死,成不了大器,你们还是到人间过凡夫俗子的生活去吧!不过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现在你们自己决定是真心真意跟我学仙升天,还是还俗过平凡人的生活呢?”两位童子见师傅问,一时犹豫起来,他们既想长相厮守,又不愿放弃学得一半的道术。思前想后,他们觉得还是先学好道术,然后再考虑终身大事,于是他们又一次违心答应了师傅的要求。后来,广成子终于炼成仙丹,道术也修炼成功,他该回天宫了,两位玄鹤童子也将随他回天宫。此时此刻,两位童子恋恋不舍,不忍离开这仙山美景,不忍离开崆峒山,也不愿分开,他们想对师傅说明不回天宫,又怕师傅生气。正在为难之际,广成子却开口了:“徒儿们,我看你们是不想跟我回天宫吧?既然你们相亲相爱,那我就成全你们,就留你们在这山上生活吧!”玄鹤童子一听把他们俩留下了,心中感激不尽,忙跪下磕头谢师傅。广成仙说:“我给你们指个住处,你们好好生活吧。”说罢随手一指,悬崖上立刻出现了一个岩洞,广成子又说:“这个住处不易被人发现,里面什么都有,够你们吃用一辈子的。不过,我对你们有个要求,你们不能只顾吃喝玩乐,还要做三件事:*,要体察民情,为民办事,保证人们平安;第二,对人间的清官、皇帝,你们应亲自出洞迎接;第三,及时向我通报民间发生的事件。”两位童子听了师傅的话,一时感激不尽,同声答道:“师傅,你放心,我们一定听您的话,照您说的去做。”从此后,两位玄鹤童子成了夫妻,他们常年住在那个仙洞里,按照师傅指点的去做。因此,后人常见到这两位玄鹤在崆峒山翱翔盘旋。清顺治十三年,平凉知府汪鹤皋游山时见过这对仙鹤,并作诗一首名曰《崆峒元鹤记》,有石刻存在紫霄宫院内;清代官人李瑛也看到两只玄鹤在崆峒山飞翔,他赋诗曰:玄鹤高飞唳碧天,一声清澈到人间;千古遗有仙禽在,何事而今道不传? 景点介绍/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聚仙桥在崆峒前山麓泾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横跨泾河两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拦,喷珠溅玉,景色壮观,是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桥虹跨。”明人罗潮《仙桥虹跨》诗云:“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来往闲游者,不信天边过。”1980年,修建崆峒水库,聚仙桥被淹没。1986年在坝前600米处重修。 望驾山崆峒山东峰,前临平(凉)泾(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海拔1926米。望驾山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泾河川和平凉城尽收眼底。相传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山上云雾遮罩,虚无飘渺,大臣们在山前垒土相望,故称望驾山。峰顶原有怀旷亭,今已不存。 广成丹穴在望驾山北峰的绝壁上,这里悬壁如削,十分险要,人迹罕至,相传广成子居住穴中,炼穴修道。“广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罗潮《广成丹穴》诗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广成居,怅望云杳杳。” 三教禅林在望驾坪,地势平坦,环境幽寂。1939年,山东人刘紫阳出资,其弟子刘园阳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后由静禅、润明二僧主持,又称居士林。 问道宫也叫轩辕谷,位于崆峒前峡,泾水北岸,背山面水,环境幽寂,身居殿内,听不到泾水涛声。相传这里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唐代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间重修问道宫,今存有《重修问道宫碑》一通,明朝宣德、万历年间,再次重修,成为一组庞大建筑群。明人唐龙《问道宫》诗云:“欲捉白蟾飞树梢,遍寻元鹤在云中,荒凉栋宇聊停节,怅望当年问道宫。” 崆峒十二景崆峒十二景包括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这里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有小路通往东西南北四台,并接连后山公路。中台原有庞大的建筑群。正中是唐代明慧禅院,后改为滹沱寺,殿堂雄伟,塑像林立,栩栩如生。西侧有明代修建的十方院和七真观。西南有清朝宣统年间修建的三皇楼(又称一天门),1985年,群众捐资重建,东侧有明代修建的藏经楼、飞升宫和怀睿塔。 灵龟台在中台正西,两石峰耸立,中有一条幽谷,峰下有一石洞,穿石洞而上可至小北台崖下,“前微伸而昂,似首两腋广狭中度,背旁夷,中隆,榛石相错,尤酷似介文,有类人工凿成者。”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补岩和尚在此修建文殊庵,另有七佛阁。 凤凰岭在灵龟台之北,马鬃山东北,登高俯视,此岭如展翅奋飞的凤凰,山势险峻。每当雨霁天晴,薄雾升腾,朝阳四射,色彩斑烂,蔚为壮观。这里就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风山彩雾”罗潮诗云:“灵鸟归何处,高岗空在觑,今世有周文,何不西山去。”凤凰岭原有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弥陀寺,今存废址。1988年复修太清宫一处。 景区荣誉/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自然保护区。荣誉榜1、1994年1月10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2、1995年1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共甘肃省委授予);3、2000年12月:景区工作先进集体(由*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4、2001年4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授予);5、2001年1月11日:国家AAAA级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6、青年文明号(由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7、2002年9月28日: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8、2003年7月26日:登上“国家名片”——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9、2004年1月19日: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授予);10、2005年3月15日:*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由人民日报社市场信息中心授予);11、2005年7月23日: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由国务院批准);12、2006年1月19日:*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由*企业文化促进会、*工业设计协会、人民日报社市场报、*质量与品牌杂志社联合授予);13、2006年4月8日:*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由环球游报授予);14、2006年9月15日:**吸引力的地方(由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旅游商协会、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旅游*周刊杂志社联合授予);15、2007年5月8日: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16、2007年6月26日: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授予);17、2007年11月:甘肃省十大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由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组织委员会授予);18、2008年2月:*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由*民族报社主办、新浪旅游频道授予);19、2008年3月2日:*甘肃优特经济基地(由*百县(市)优特经济专题调查办公室、甘肃省情调查办公室授予);20、2009年3月:*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由美景*、*旅游点评榜组委会、《行游天下》杂志社、搜狐旅游授予);21、2009年8月15日: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由*生态学学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授予);22、2009年8月16日:建国六十周年——**投资价值旅游景区(由亚太旅游联合会、*营销学会、*国际旅行家协会授予)。 丹霞成因/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丹霞”是一个很美丽的名字,我猜大家一定想知道它的形成原因。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中世纪发生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中,使今日崆峒山及东北、西南一带产生了一个山间盆地,雨水不断冲刷的黏土、砂石积聚到盆地中沉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胶结成紫红色砾石,称为崆峒山砾岩。到了侏罗纪初期,这个区域又受到地质运动的作用,地壳上升,产生许多新的沟谷和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诗歌苏幕遮·崆峒山词/贵谷子东西安,着平凉,丝绸之路,关中要塞上。西经奇观*山,古朴峻险,崆峒天下秀。文人诗,墨客画,古往今来,千古盛华夏。幽峙嶙峋修仙地,居隐道场,清澈紫霄宫。 旅游攻略/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 交通指南从西安至平凉的班车每天有4班次以上,从兰州到平凉每天有6辆左右,火车也可到达。到平凉后,在盘旋路乘13路公交车可直达崆峒山客运中心,然后自己登山上去,也可乘坐专门上山的车(每人20元),也可在前山弹筝湖坝岸乘坐缆车(每人50元)上山。从市区打车去景区费用也不超过30元。现在的门票为120元,老人或学生凭有效证件可为半票;另外平凉市人可凭身份证带近期一寸彩色照片于崆峒山旅游管理局(职校对面向西200米)办理年卡(每卡30元)。  *旅游季节秋染崆峒 最适合旅游季节:夏、秋,温度适宜。但要注意防晒。推荐游览伏羲庙、麦积山石窟、崆峒山 最不适合旅游季节:春、冬,气温寒冷,注意添加保暖衣物。推荐游览显圣池、仙人崖、秦安兴国寺 景区天气平凉市区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夏季较热为7月份,历史*温42℃。冬季最冷为12月份~1月份,*温零下20℃,降雨量较甘肃西部多。
网站排名查询:
Google PageRank Sogou Rank
Alexa Rank 网站权重查询
百度权重查询 360权重查询

网站SEO查询:
SEO综合查询 网站备案查询
域名信息查询 IP地址查询
友情链接检查

网站国内搜索引擎查询:
百度查询 搜狗查询
360搜索查询 SOSO查询

网站国外搜索引擎查询:
必应查询 香港谷歌查询
 
 

相关网站推荐

热门网站排行榜发布
1内网服务器架设工具-itt
2草民电影网
3南阳做网站(南阳做网站
4中国机械设备第一网
5留学在线留学服务(留学
61688
7环球塑化
8淘金地
9星辰影院
10塑米城
娱乐休闲排行榜发布
1草民电影网
2星辰影院
3经典老电影网
4抱歉抱歉!该站点已经被
5手机游戏(手机游戏平台
6伦理电影网
7B体育·(中国区)官方网
80.1折手游平台友情链接
9清泉电影网
10好玩的单机游戏(好玩的
最新加入网站发布
1青岛糖潮商贸有限公司
2天津华菱衡钢钢管有限公
3上海恒志建筑装饰材料有
4安平县一诺金属丝网厂
5厦门鑫诺斯自动化科技有
6昆山市玉山镇誉程达精密
7深圳市信鑫柏科技有限公
8上海鼎缘家具制造有限公
9深圳市车八方物流有限公
10大连汇海佳海洋生物有限

猜你喜欢网站发布

网站相关栏目

网站相关行业

免责声明

本网页所展示的有关【崆峒山风景名胜区_ 生活服务_旅游资讯_旅游景点_广东景点_娱乐休闲】的网站信息/图片/参数来源于公开网络,由网站所有者自行对网站信息/图片/参数等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平台(本网站)仅提供展示服务,请谨慎交易,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本平台(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在本网页可以浏览【崆峒山风景名胜区_ 生活服务_旅游资讯_旅游景点_广东景点_娱乐休闲】有关的网站信息/图片/等及提供的商家简介、联系方式等信息。

联系方式

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欢迎您向邮箱发送邮件,或者进入《网站意见反馈》了解投诉处理流程,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按排行字母分类找网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4